患者姓名: 张志斌 性别: 女 出生日期:1964.03
就诊日期:2018.04.26初诊 发病节气:谷雨
主诉:反复镜下血尿4年余
现病史:患者反复镜下血尿病史4年余,肾功能正常,无高血压,2017年2月23日至省人民医院行肾穿刺活检术,病理示:IgA肾病(系膜增生性肾炎),服用黄葵胶囊、白令胶囊等治疗。2017年9月因尿色红,行双肾CT检查示:右肾盂癌(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),于江苏省人民医院手术(右肾盂癌根治术+腹膜后淋巴清扫术)及化疗。就诊时:两侧腰酸痛,右侧甚,时感乏力,纳寐可,大便成形,日行一次,口干不显。
既往史:否认既往病史。
过敏史:否认过敏史。
体格检查:无水肿,血压正常,无发热大,舌淡红,苔薄,脉细。
辅助检查:尿常规:BLD+,WBC3+,rbc22.6/UL,WBC142.4/ul。(外院,2018.04)
中医诊断:尿血
证候诊断:肾虚湿热
西医诊断:IgA肾病(系膜增生性肾炎)
右肾盂癌根治术+腹膜后淋巴清扫术
尿路感染
治 法:补益肾气,清利湿热
处 方:太子参20g,生地10g,山芋肉10g,石斛10g
麦冬10g,女贞子10g,旱莲草20g,地肤子10g
白鲜皮20g,蒲公英20g,紫花地丁20g,瞿麦20
扁蓄20g,车前草20g,白花蛇舌草20g,半枝莲20g
赤芍15g,枸杞子10g,鸭跖草20g 14剂
复诊:二诊 5.10复诊,5.8外院复查血常规:wbc3.2*109/l,hb130g/l;尿常规:bld弱阳性,wbc2+,细菌241.5/ul;血生化:bun/scr5.46/73.9,alb43.6/ul。就诊时:患者尿频,饮多,纳食可,大便1次/日,成形,偶便溏,易疲劳,舌红,苔薄,脉弦数。
处方:上方加黄芪40g,椿根皮30g,瘪桃干30g,煅龙牡各40g,炒芡实20g
14剂。
心得体会:
患者既往为IgA肾病,肾穿刺病理提示系膜增生型,表现为镜下血尿,肾功能及血压正常,后又发现右肾盂癌,手术及化疗后就诊,素体虚弱,伴发尿路感染就诊。
尿路感染,属于中医学淋症的范围,多因恣食辛热、肥甘;或酗酒太过,酿成湿热;或感受暑邪未及时清解,而导致湿热注于下焦;或下阴不洁,秽浊之邪侵入下焦,酿成湿热;或风热风寒之邪乘虚袭表,太阳经气先病,引动膀胱湿热之邪,邪气充斥于足太阳经和腑;或因心火亢盛,下移小肠。以上诸因皆可导致湿热蕴结下焦,膀胱气化不利,发生热淋。《诸病源侯论》谓:"热淋者三焦有热,气搏于肾,流入于胞而成淋也,其状小便赤涩。"邹老以清热、利水、通淋、免疫为主要治则,治疗中医辩证属下焦湿热蕴结、膀胱气化不利而引发的泌尿系统感染(既热淋),弥补了西医西药对肝肾损害大,只注重治疗不注重修复和免疫的不足。瞿麦、扁蓄、车前草、蒲公英、紫花地丁、白花蛇舌草、半枝莲等利尿通淋之品为邹老治疗淋证的常用药物。
医案整理:王身菊